所在位置:首页 > 营商环境
《群众》杂志刊载区委书记重要文章:打造具有县域特点的最优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 2020-09-08 09:12 信息来源: 《群众》杂志2020年第15期 分享: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外部条件,不仅体现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执政理念、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决定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质量。国务院公布并正式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市场主体保护、改善市场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改进监管执法、强化法治保障等任务,涉及政府职能的方方面面。县区作为落实《条例》的“最后一公里”和服务企业的前沿阵地,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承担着特殊的职责和使命。如何准确把握县域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特点,探寻县域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路径,是摆在县区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淮安市淮安区于2019年初成立了营商环境优化办公室,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通过抓机制、抓政策、抓效能、抓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汇聚起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淮安区篇章的强大动能。

    抓细机制建设,筑牢刚性落实的“制度堤坝”。营商环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的领域多、环节多、问题多,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力度。淮安区营商环境优化办公室成立伊始,就作为区委直属机关,在区委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专注于有关事项的协调联络和督促落实,有力保障了工作的有序开展。构建统筹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了优化营商环境“三项机制”。一是联席会议机制。形成由区委营商办牵头,各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密切配合的1+N联动工作模式。二是重点任务清单机制。围绕贯彻落实《条例》,各相关部门排查梳理企业反映强烈、影响淮安区营商环境改善的痛点堵点问题,形成重点任务147项,明确责任、内容、时限等,逐条推进实施。三是督查问效机制。定期对清单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形成督查通报,压茬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年底对各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高质量跨越发展考核成绩予以兑现。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2019年4月,部署开展了营商环境专项巡察,进一步找准查清淮安区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组织开展“纪委书记专题访谈”、重点部门问题查摆民主生活会、专项问卷调查等活动,对全区营商环境情况进行全面体检。通过巡察发现各类损害营商环境的共性问题32个、个性化问题56个。各相关部门共制定整改措施61条,完善制度19项,开展专项整治13次,追责问责3人,提醒谈话3人,真正实现对各类突出问题的起底清零。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出台淮安区《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围绕审批提速、服务优化、要素强化、清障减负、法治护航、作风提升开展六大专项行动,着力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淮安区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创新务实举措评选,吸引近6万名企业客商和群众参与,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充分激发了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动性、创造性。

    紧盯政策落地,坚决保障发展的“要素基石”。涉企政策内涵丰富,包括产业发展、财税金融、科技创新、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淮安区实施了“政策通享”工程,全方位保障企业获取发展要素,享受政策红利。建立涉企政策共享平台。依托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区委营商办微信公众号,建立了汇集国家、省、市、区四级政策的“互联网+”共享平台,对各类涉企政策和项目申报信息进行实时发布、重点解读,将政策信息“一网打尽”,让政策信息“触手可及”。今年以来,淮安区共发布各类涉企政策和项目申报信息300余条,并对其中81条政策进行了针对性解读,保障企业及时准确获取政策信息。开展政策落实专项监督。针对“政策悬空不落地”“口惠而实不至”等问题,区委营商办牵头,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开展一次专项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同时,建立企业投诉举报专区,一键受理企业关于政策落实的投诉举报。定期邀请企业开展评议测评,倒逼各职能部门积极履职,主动落实各项涉企政策。强化应对疫情影响政策落实。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受理条件和申报程序,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税费近2亿元,发放区级产业发展扶持资金480.6万元,发放融资担保贷款310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28.4万元,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8场,达成用工意向4212人,有效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危机。

    加快质效提升,大力建设普惠的“政务空间”。政务环境是营商环境的核心内容,淮安区大力推进普惠式政务服务建设,不断提升审批效率、监管效能和办事体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立完善“区、镇、村”三级审批服务平台,公开审批服务事项和办事指南,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推行事项清单标准化、服务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细则化、业务办理协同化、事项管理动态化“五化”政务服务,对829项“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大力实施“不见面”审批,今年以来累计办理11022件,通过邮政EMS寄送审批结果及各类文书1300余件,实现不出门就能办成事。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在区政务大厅设置综合咨询窗口,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咨询“一站式”服务;设置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办理建筑许可等多个综合窗口,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套餐式”服务;建立“延时、上门、预约”服务机制,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保姆式”服务。以办好“一件事”为中心,对现有审批服务事项进行系统整合和流程再造,开通“我要开服装店”等16个便民服务套餐。大幅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对137项审批服务事项实行“马上就办、当场办结”。实现开办企业当天即可领证,不动产交易1个小时领证,商品房不动产权证实行“交房即发证”。推进监管执法规范化。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淮安区特色的涉企检查报备、涉企检查相互通报、涉企立案处罚报告等制度,坚决杜绝选择性检查、重复检查、随意处罚等行为,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法制保障。

    营造浓厚氛围,全力打造营商的“服务高地”。牢固树立“101%”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认真践行“亲清”政商关系,形成了“尊商、重商、安商、兴商”的浓厚氛围。完善挂钩服务工作机制。坚持各级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对全区50强企业,由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服务;对其他规上企业,由属地政府和项目招引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挂钩服务。建立政企互动平台和服务企业“帮帮群”,一站式受理企业咨询投诉,为企业生产经营排除隐患、扫清路障。建立“亲清双月谈”联席会议制度,搭建政府与企业常态化交流对话平台,真正实现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积极培育“店小二”精神。开展服务企业流动红旗竞赛和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单位评选,充分激发全区党员干部服务企业积极性。制定出台《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明确了6方面“正面清单”及10方面“负面清单”,推动建立“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创新制定《服务涉企高层次人才十条措施》,来淮安区投资客商和各类创新创业人才除了享受常规招商引资政策外,还可享受免费体检、景区门票减免、入驻酒店折扣等“101%”服务,将服务体验做到极致。严肃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围绕各部门各单位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作风与效能问题,持续加大明察暗访和查处问责力度,对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问题在季度大会上予以视频曝光。2019年以来,已制作视频曝光片4期,曝光问题单位15家,处理责任人员12名,形成有力震慑,确保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优化。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淮安区委书记)

 淮安纪委网上监察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