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新华日报:淮安区施河镇以正风肃纪促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 2019-07-03 14:40 信息来源: 廉仆网 分享:

今年以来,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有关精神和重要部署,着力处理好正风肃纪与发展的关系,以正风肃纪促经济发展。截至目前,施河镇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人,问责23人,函询谈话88人。与此同时,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开票超亿元的企业从原先3家增加到现在8家。

处理好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党建筑牢根基;又要聚精会神抓党建,为发展提供引领和保障。一是坚决扛起责任。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与班子成员、村党总支书记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构建强有力责任网络,自觉形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良好政治生态。二是突出靶向整改。针对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活动中点评的短板、弱项问题,列出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压茬推进。对照“新八有”标准,投入1000多万元,对11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新建、改扩建,持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完善党建服务功能。三是增强主体意识。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指导、同检查、同考核,在全镇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处理好正风肃纪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关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用严的纪律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深化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压紧压实责任,全面从严治党,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工作环境。大力开展“三力”提升行动,切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努力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为实现施河镇在淮安区“工业经济指标总量第一”“项目招引建设第一”“生态宜人宜居第一”“特色小镇创建第一”“四个第一”奋斗目标,为加速“打造百亿元企业、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勇当淮安第一镇”夯实环境基础。

处理好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关系。施河镇始终将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作为根本,抓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以落实监督责任的实际举措和成效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年初,镇纪委与29个村居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督责任岗位责任书》,并下发履职纪实手册,强化责任分解,实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履行情况定期汇报制,坚持以上率下、上下联动、注重实效,形成党委书记负责抓、班子成员协助抓、党支部书记具体抓的良好工作局面。围绕“干部作风提升年”活动,常态化检查机关、村居工作实效,经常性对村居“两委”、站所负责人谈心谈话,对镇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每季度开展下对上反向测评,把测评结果作为考核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召开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通报曝光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镇上下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同时积极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促进施河镇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处理好重点工作与风险防范的关系。施河镇着力对阳光扶贫、清产核资、阳光财务、信访矛盾等重点工作提前谋划,切实防范化解潜在的廉政风险。一是突出制度管理。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在责任落实上,突出班子“一岗双责”,根据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及工作要求,每季度进行“纪实述绩”。二是突出重点人权财监管。着重对基层“五长”管理,做到“四个不直接分管”;加大对重点领域财务、权力的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三是畅通信访举报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村务公开栏等方式加大信访举报宣传力度,在全镇29个村居显要位置设立举报箱,公布区纪委、镇纪委举报电话,建立领导接访和现场办公制度,对扶贫领域相关信访举报开设“直通车”式快速处理通道。四是强化“三重一大”事项监管。全过程参与光伏发电、烘干塔、厂房购置等扶贫项目的立项、招标、施工、审计、验收工作,督促租赁扶贫项目企业按时足额将企业发展红利打到村集体账户和低收入户“一折通”上,实现“阳光扶贫”精准高效。(徐伟)

    本文刊登于新华日报2019.7.116

 淮安纪委网上监察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